織金八步臭豆腐
織金臭豆腐是織金縣特色食品之一,歷史久遠,遠近聞名。不論是常來常往的常客,還是途經此地的遠方過路之人,無不向往著此地的臭豆腐,有時間的就下來飽食一翻,沒時間的想方設法都要帶走一點與家人共享。
所屬分類:
詳細描述
織金臭豆腐是織金縣特色食品之一,歷史久遠,遠近聞名。不論是常來常往的常客,還是途經此地的遠方過路之人,無不向往著此地的臭豆腐,有時間的就下來飽食一翻,沒時間的想方設法都要帶走一點與家人共享。
關于織金臭豆腐的來歷,真的還是有點名堂的。傳說在很多年以前,大概有一百多年吧,那時候的織金叫做“平遠府”,府內有一家夫妻二人長期做白豆腐買賣。
有一天豆腐做得過多,沒有賣完,他們就把剩余的豆腐暫放在作坊內一角落的干稻草上。可能是記不了的原因,一直過了幾天,夫妻二人才回憶起還有一點豆腐沒有收到屋里。于是就來到放豆腐的地方,一看,啊哦!豆腐已經發霉并且長毛了。
拿起一聞,咦!還有一股特殊的香味,更舍不得扔掉,便抹上食鹽用木炭火烤后先品嘗一下,哎,還很香!從此,曉得如何制作臭豆腐的夫妻二人,于是就大量制作出售,結果因其太別有風味,很快就在平遠府傳開了,夫妻二人的豆腐生意越做越火。這真是巧合當中做出名氣來,所以織金“臭豆腐”一直流傳到現在。
制作過程:把切好的方形小塊豆腐放置在一個不通風的木箱或木柜里,以干稻草將豆腐一層層隔開,放好后用毛巾加蓋,讓其自然發酵,待長出短短霉衣,出現點點“臭”氣,就成了臭豆腐。
發酵時間:一般熱天三、四天,冷天五、六天,先把烙鍋放在火爐上,涂上生菜油,然后把臭豆腐一塊一塊地平放在烙鍋中,烙了一面又烙一面,烙好后,即夾沾有辣椒面、鹽、花椒面、味精等混合物,入口即辣又香。
織金“臭豆腐”名曰臭,其實一點也不臭。相反有一種獨特的香味,顏色微黃、質地酥嫩細膩、食之清爽適口,并且還易于保存。現成的臭豆腐有炒食、炸食等多種吃法,烙鍋豆腐就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。
織金古城的大街小巷不難發現這樣的小攤:鐵爐子上支個烙鍋,小板凳圍在四邊,嫩黃的臭豆腐在烙鍋上烙著,掌鏟的多是些大媽、大嫂。大姑娘、小媳婦們上下班的路上總會在路邊的攤攤上要上幾塊。
烙好的豆腐干,佐以辣椒面、花椒、食鹽等調料,味道更為鮮美。客人邊吃邊聊著家常,攤主則在一旁不時地給豆腐抹點菜油、翻動著已經烙好了的豆腐。就是在這樣的小攤上,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許多。
由于人們的喜好,吃出了織金回龍橋特色烙鍋店一條街,在之中人們特別愛點吃臭豆腐,每天除了供應來往的客人外,還遠銷貴陽、畢節、重慶、成都、福建等地,你說織金臭豆腐的名聲大不大?所以,若你來織金旅游,記得要親自到回龍橋品嘗一下地道的織金臭豆腐噢!
關鍵詞: